?近日,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公開了一項名為"一種鐵芯沖片、定子鐵芯、電機及新能源汽車"的專利。該專利摘要顯示,本申請涉及永磁電機技術領域,主要提供一種鐵芯沖片、定子鐵芯、電機及新能源汽車。
消息一出,就引起了業(yè)界的推測,紛紛認為格力董事長董明珠仍然懷揣著一個“造車”的夢想。
早在2016年時,董明珠就曾募資30億元入股銀隆新能源,開始進行跨界造車。此后,銀隆新能源推出了MPV車型艾菲、微面車型銀隆5024EV以及多款中大型客車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銀隆新能源客車在2017年的年銷量排在全國第四位,2018年又與宇通、比亞迪同列銷量“三甲”,成績極為耀眼。此外,銀隆新能源自研的鈦酸鋰電池憑借充能快、壽命長的特點,為自己吸引到了高度關注,也一度讓市場持以看好的態(tài)度。
但是,銀隆新能源在客車領域的輝煌并未能延續(xù)到乘用車上。通過當時推出的MPV車型艾菲來看,該款車型定位于純電動MPV商務車型,外觀與豐田埃爾法相似,雖然車型各項表現(xiàn)都中規(guī)中矩,但是卻給出了一個高達43萬元的售價門檻,又將大眾消費者“拒之門外”。
同時,銀隆也陸續(xù)被曝出了一些財務問題,而此前被業(yè)界看好的鈦酸鋰電池技術,由于相較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存在能量密度較低、成本過高的問題,也沒有被其他車企大批量采用。種種原因下,這場耗資巨大的造車項目進入到“停擺”狀態(tài)。
那么,通過此次格力公開的與新能源汽車有關的專利申請,是否就表明董明珠將呈現(xiàn)一個新的造車項目呢?其實,專利極有可能“另有他用”。
此前,多家媒體報道稱,格力集團參與了賈躍亭創(chuàng)辦的FF(法拉第未來)的最新一輪融資。同時有信息顯示,法法汽車(珠海)有限公司也在珠海注冊成立,經營范圍以新能源汽車為主。
又了解到,銀隆對產業(yè)布局進行了戰(zhàn)略性調整,由整車制造銷售的單一商業(yè)模式,升級為5G智慧能源的多元化產業(yè)模式,并推出了十大領域儲能系統(tǒng)解決方案。
那么,綜合這些信息或許就能得出一個結論:嘗試到了苦頭的董明珠或許不會重新啟動“造車”,而是會轉向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商角色,讓格力為車輛研發(fā)提供技術支持,讓銀隆提供相應的新能源充電配套。
而所有的動作又都指向了一個服務對象:賈躍亭的FF。由此又能推測的是,F(xiàn)F的量產車或許很快就要登場了。
來源:北評車事、鋰電百人會